大体而言,人是由躯壳和精神组成,看得见的身体和看不见的精神组合为人。先说我们看得见的部分。从身体来说,我们最不正的是什么呢?就是脊柱。现在的人似乎都弯腰驼背,上身和头冲前。有哪一位不是鼻子冲前?我们再看看佛像:鼻子与肚脐是在同一条垂直线上。佛像跟我们最大的不同是,没有一尊佛像鼻子冲前,伸着颈,两肩高低不一,脊柱侧歪。气不通,则百病丛生。
有一次,我去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华严寺,有一位雕塑家,正在雕塑观世音的像。他用石膏在那儿塑,塑像真的非常美,他很自豪。他问我说:“你看我雕得怎么样?”我说:“作为一个美女,你塑得很好;但作为观世音,你塑的不是观世音。”他觉得很奇怪。古人塑的观世音是收颌、收下巴的,头和鼻子也微微回收的;而他塑的美女的鼻子是冲前、往前伸的,鼻子在身体外。
看看我们自己,通常都是鼻子冲前翘伸,弯腰伸颈,这个样子的身体外形,影响体内生命能的流通,这就叫“气不通”。要想身体健康,第一步就需要做到全身的气脉通。为什么?因为人的各种生命活动是由大脑来指挥的,通过脊柱,通过脊腔里的六十二根神经根组织来指挥的。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依靠大脑通过神经根来支配的,所以“身正”才能“气通”,“气通”才能“意静”,“意静”才能“神活”!有人问我说我总是脑子静不下来是为什么。就因为身不正、气不通,则意不能静。要想意念静下来,最重要的是先练“正身”,练正身的方法就叫“晃海”。
如果弯腰驼背,脊柱里的神经就会受到压迫。时间一长,还会导致各种疾病。比如有人老是不快乐,总是抑郁,说是得了抑郁症。心理学家说你是心理疾病,其实不是,是脊柱出了问题。有的人很特别,他总是全身一会儿这里痛,一会儿那里痛,医院给点止痛药,还是不管用。我一看说,他的毛病的根子是脊柱不正。他不大相信,我让他看他鞋跟的外侧,结果磨损得很厉害。他也感觉很奇怪,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么费鞋。后来直起脊柱,这个怪毛病就渐渐没有了。
如果我们在背后看每个人走路,一肩高一肩低——脊柱不正,总是歪着,久而久之就要得病。我小时候念书,做功课时都是往右边歪的,所以我的脊柱也是歪的,虽然现在看不出来,但这非常影响健康。
腰一挺直,脊柱就正,所以气就通了。因此,修道的第一步,就是要放松,挺腰,直背,正脊柱。虽然方法非常简单,可是坚持非常难。修道,必须得坚持,一天到晚都要做到坐有坐相、站有站相。
《水浒传》里有一个人,叫神行太保戴宗,他能够日行几百里。他怎么做到的?窍门就是挺腰直背,鼻子微微回收,然后周身气脉通,走起路来,就好像后头有人在推着他,结果他越走越轻,越走越快,越走越有精神。现在,我们老年人到外面散步,走个几里地还可以,但回来时累啊,腿酸,腿疼,甚至走不回来了。越回不来,就越弯着腰、抬着头、伸着鼻子往回走,就越是走不回来,走一步歇三歇。但是,如果你挺腰拔背,鼻子微微回收,你就会越走越快,越走越轻。爬楼梯也一样,头冲前地走,就越走越累。你要是挺直了身体走就会越走越快,越走越轻松,因为你脊柱直了。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。
我们再来研讨搞清楚怎样才能把脊柱挺直了。经常行家在公园里看人打太极拳,说那个人打得好,很有气势。这是什么道理呢?其实就是先看他的鼻子。如果这个人鼻子在身体外,而不是和肚脐成一条垂直线,造成低头哈腰,那就是师传不高,老师没教好,因为他的鼻子伸在体外,脊柱不正。所以,有些在公园里头打太极拳的,表面上看着很好看,但鼻子前伸或者脊柱是歪的,不是抬头观天,就是低头哈腰。真正打好太极拳的是自发的、本能的,肯定鼻子微收,身体挺直,头轻顶,脊柱正,这样身体的管道才通啊。而修道就是这样开始的。真正的太极拳,应该是先练“内丹”,而后产生外动,自发动,这才是真的太极拳,而不是设定若干套路,变成了太极操、太极舞,当然练练太极操、太极舞也对身体有些好处。
其实,真正打太极拳的高手,一定是先练静坐或先练站桩,因为真正的太极拳是炼“内丹”时自发动起来的外架,不是柔软的舞蹈动作,不能事先规定套路。太极拳是内丹的外架,动静必然相须。自发的太极拳,一定是手动,脚也随之而动;肩膀动,胯尖也随之而动;肘动,膝盖也一定随之而动;这叫“外三合”;还有“内三合”,意与形合,形与气合,气与神合;如果不合,就不是真的太极拳。六合一统,缺一不可!
“正身”的同时要“正心”,身心一体,身不离心,心不离身,心不正是学不会正身的。正心就是我们为人做事不能有歪心眼,要做一个光明磊落、堂堂正正、心地善良的人,否则正身将无效。正心就是“正意”、“正言”、“正行”。